提起万里长征大家都会想到革命前辈们为了国家历经千辛万苦长途跋涉进行战略性转移的身影,为了躲过军队丧心病狂的追击,他们途经闽赣粤湘桂黔川滇西康甘陕等地,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之间走下的每一个脚印都让长征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在长征过程中发生过无数件值得后人铭记的事情,也留下了许多承载当时过往的老物件。而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块旧木板,这块木板看上去平平无奇,那么一块木板究竟有什么值得研究的呢?其实它是一个“借条”,继续看下去你就会了解它的价值。
1933年,对红军发动第五次“围剿”,我们的战士英勇无畏、拼死杀敌,但是由于一些领导人进行了错误的指挥,最终导致反“围剿”失败,1934年,我军被迫开始了战略性转移。
此时各个部队分散进行长征。到了1935年7月,又累又饿的红军队伍来到松潘毛尔盖一带。到达之前他们已经成功翻过数座极难攀爬的雪山来抵抗敌人的一次次追击。这些高大的雪山连绵,积雪终年不化。三大主力红军长征途中,很多战士都牺牲在雪山上。
爬雪山最大的困难是天气寒冷、空气稀薄、雨雪交加、道路艰险,这里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没有道路,天气变幻无常,时阴时晴,时雨时雪,实在是极难翻越。
好不容易坚持爬完雪山,体力消耗殆尽,此时大家发现接下来还需要过草地,于是红军决定停下来休整一下再继续前进,而且粮食所剩无几,急待补充。
原来这里的茫茫草地跟我们理解的不一样,真的就是安全的草地没有路呀。首先是行路难,遍地都是水草沼泽泥潭,人和马必须踏着草甸前进。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越陷越深,而且伤口接触后会红肿甚至溃烂。二怕下雨。雨天路更软、更滑,稍不慎就摔倒。三怕过河。草地上有不少河,几乎每过一条河,都有战士倒下。遇到暴雨,河水猛涨,不少人立刻会被吞没。再加上食难,御寒难,宿营难,大家应该可以理解其中的艰辛了。
战士们发现,PG电子入口当地的青稞成熟,百姓们却全都消失了。原来有反动之人污蔑红军,百姓害怕于是在红军到来之前就躲进了深山。
红军是有一项坚决遵守的政策: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但是当时情况实在危急,再不进行补给就会出现更糟的情况。无奈之下红军总政治部对战士们下达命令:去收割田里的粮食,而且必须是完全成熟的,收取之后必须将准确的数量以及原因记在一块木牌上,插在地里,用作日后去部队换钱的“借条”。
这些木牌距今80多年,毛儿盖地区的木牌大部分都已经坏掉,而现在存留的可能只有两块了。因为的田里突然出现一个个木牌大家都很好奇,但是当地的,认识字的并不多,知道汉字的就更少了,所以不知情的们都把木牌当做柴给烧掉了。
现在得以保留的其中一块就在仁青卓玛家,这块之所以保留下来是因为20多年前整修旧房子时发现这块木牌,原来家里人当时虽然没有看懂木牌的意思,但是修建房子急需木头就用它盖了房子。因此20年后就被整修旧房子的仁青卓玛发现,这块木牌大约有100厘米长,20厘米宽,约1厘米厚,上面的字迹看起来非常的清晰,保存了这么多年,依旧完好无损。木牌上大概内容是:红军在田里收了一千斤的青稞,以后可以用这块木牌作为凭证去找红军部队或者苏维埃政府兑换等价的物品。
知道木牌背后的故事后仁青卓玛十分感动,此时这件事被媒体进行了报道,经过证实这确实是红军留下的。政府表示红军时期找百姓借的东西打的欠条,过了多少年都是有法律效应的,只要拿着木牌就可以换钱或者换物。国家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希望主动赔偿这笔“欠款”,但是被拒绝了,得知消息后高价想要收购木牌的一个富商也被拒之门外。
拒绝国家的补偿是因为她认为现在的生活条件已经很不错了,有舒适的房子住,还有修好的水泥路以及属于自己的土地。PG电子入口这些都是国家为她带来的,当年的债早都还清了,怎么好意思再要补偿呢,看着家中的牛群羊群以及地里即将收获的青稞,她每天都很开心。至于不愿意卖掉木牌是因为她知道这块木牌十分具有历史价值,因此仁青卓玛希望可以由自己好好保存。
其实红军的借条经常会被发现,因为当年红军借百姓的东西的时候,都会专门留下欠条并且保证一定会归还。因为那个时候大家的条件实在太过艰难,很多部队都出现了断粮的情况,如果不找老百姓救济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大量的人员伤亡。
在长征途中,红军怀着必胜的坚定信念,不怕苦不怕死,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同心同德,团结互助,战胜重重艰难险阻,在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在那样艰难的时候,红军虽然不得不借了一些粮食但是坚决不白拿,由此可见红军坚定的意志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当时的村民被蛊惑不信任红军,但是当他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政策后也明白政府的好,包括仁青卓玛在内的大家也懂得感恩,她的行为值得我们去为她点赞。一块小小的木牌早就已经不仅仅是“借条”了,更是连接军民心的纽带。